分卷阅读28

河摸鱼,屁股如斜坡上的“滚蛋”,一刻也沾不住凳子,因此读书的时候断然没有一点耐心静下来认真读书。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他父亲原是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见这儿子将来必定是个闯祸的精,便决定送他去当兵,哪知自幼缺钙,长大缺爱,一张脸绝对是标标致致,一双脚却十分不争气地有点弯,从小又被父母视为掌上“圆蛋”,肩不能挑,腿不能磨,当兵是吃不了这份苦,父亲便思索着托人送进派出所,正巧那些年安警察职业而对辅警要求并不严,于是十七岁就到了杨柳派出所,若公安不以职务论资,元吉绝对堪称苏一的前辈,且此人性格充分继承了名字中的“圆”,又吸收了肩膀上的“滑”,从小又混迹于杨柳镇一带,为人十分圆滑,社会上黑白两道均有涉足,主要还是因为与之同乡同校的同年人,十六七岁的时候便开始混迹于社会,这群人造福GDP是不太有指望,扰乱治安秩序那绝对是一把好手,打架斗殴,偷鸡摸狗,那是家常便饭,只有元吉托了他爹的先见之明,早早入了公安,此人得益于身边的朋友老表,对杨柳镇一带的各类影响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了如指掌,号称“杨柳百事通”。许多次关键的破案信息,都是靠他深入社会,一场酒局一顿饭,必能获取诸多关键情报,简直堪称“杨柳无间道”,生生将警察与歹徒严丝合缝链接起来,成功破获多起案件,当然也亲手松了不少同乡同学进了监狱,接受再教育。
  至于西门二字的由来,那自然是全凭一张脸和两瓣嘴,多年来寻觅真爱的过程中,由于真爱之路曲折坎坷,一时半会难免找错,小小年纪就是空留数段情史伤春悲秋,经常有女人不是送花上门,就是送刀上门,大家便赐予他一个多情的名号—西门。从此以后,西门此名便响彻杨柳妇女界,令人闻风丧胆,同时也引人飞蛾扑火。
  另外一名辅警名叫徐江,此人工作上并无突出的能力,最爱一屁股瘫坐在一处,便可相当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全身上下只摞动两根手指—打游戏,基本上葛优怎么瘫,他就怎么瘫,做辅警一个月的工作大抵紧紧游离在城市最低工资边缘,因此能长年累月坚持做这份工作的人,要么全凭满腔热血报效祖国,要么全凭家财万贯混吃消磨,西门是前者,徐江是后者。作为在杨柳镇正街坐拥五套门市的徐江,公安工作仅仅是一份打发时间的工作,毕竟人生也不能只剩下收租这一件事情,虽说如此,也并非有损人民警察的整体素质,该徐江做的事,虽然看起来有点艰难,但做起来还是尽职尽责地完成。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着实让苏一深深体会到了穆辰那日岗前培训的精辟总结。
  “喂,妖妖灵吗?我家宝贝儿子丢啦!”
  苏一:“啊?什么?大姐您别急,详细讲一下,你家宝宝在哪里丢的,有什么衣着特征,我们立马帮您找……”
  对方泣不成声,哭喊道:“刚才啊,我牵出去的时候转眼一溜烟就不见啦,呜哇……”
  苏一:“您别急,孩子多大?”
  “两岁啦,跑的时候没栓绳子……”
  苏一:“……”
  苏一:“敢问,您家宝宝?是……什么品种?”
  ……
  深更半夜,苏一睡眼惺忪,电话炸响。
  对面传来一阵细若游丝的女声,边说边抽泣:“喂,妖妖灵吗?”
  苏一“嗯”了一声。
  “我男朋友不要我了,你能陪我说说话吗?”
  苏一:“……”
  静默三秒,苏一终于忍不住咆哮了:“半夜三更发神经吗?!”
  ……
  苏警官写检讨中……
  类似这样的警,几乎每个值班口,苏警官都雷打不动地写检讨。这也都还好,最让人崩溃的是,穆警官总是会晃晃悠悠端着一杯茶,心神荡漾地欣赏苏警官一脸苦逼,消遣苏一已经成了穆警官上班最快乐的事,没有之一,十足欠揍,苏一总是恨不得穆辰手中的茶沾满农药,毒瞎他。
  几乎每晚午夜入梦时分,都会接到醉酒打架的,坐车不付钱的,男人不回家的警,按照上级要求,无论天寒地冻还是狂风骤雨,有警必出,出警必处,深更半夜带回一群喝醉了的牛鬼蛇神,足足能折腾到次日天明,这些人“醉时天下为我独尊,醒时我为天下之孙”,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又不能放任不管,只能作陪天明。两个多月下来,苏一这颗蓝玉白菜已经成了风霜下的腌白菜,足足苍老了一头,生生缩短了与穆副所长之间的年龄差,苦不堪言,还要强行历练。
  一日黄昏,所里不值班的同事已经下了班,值班四人组偷得浮生一会儿闲,临近晚饭饭点,四人齐齐坐在房檐下坐等开饭。
  此时,院里来了个中年男人,急冲冲的跑到四人面前,气喘吁吁道:“警官,帮帮忙啊。”
  苏一心想着好大的阵仗没见过,至于急成这样么,嘴上却安抚道:“大哥,您别急,慢慢说。”
  那中年男子抹了一把汗,道:“我家厨房窝了条手臂粗的蛇,警官您能不能帮帮忙啊,这咬着人怎么办啊?”
  苏一一听,顿觉双腿有点软,这阵仗确实有点大,穆辰赶紧咽了一下口水,转过头,与其余三人面面相觑。
  作为人民警察,群众有难,那必须要挺身而出啊,可这“难”确实有点难住了在座各位。
  穆辰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