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来到了天堂。
他们来之前并不知道是被送给神使,只是凭着一股求生的本能依靠两条腿走到了长安镇,路上不断有人死去,又不断有新的奴隶加入进来,他们已经麻木。
即使到了长安镇,听到了神使的名号,他们依旧惶惶不安,直到被清洗干净换上新衣服吃到美味的食物。
他们什么时候穿过新衣服,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干净的食物。
这不是天堂是什么?
更不用说神使居然准许他们结婚组建家庭!
这是所有奴隶都不敢奢望的事情,即使那些深受宠爱的美丽奴宠们,一旦他们失去美貌就会被主人丢弃或者送给别人。
最可怕的是被退回到奴隶营,不断生育。
即使他们怀着主人的孩子。
因为生下来的孩子依旧是奴隶,很多奴宠宁愿偷偷伤害自己也不愿意将孩子生下来。
同样是主人的孩子,夫人生下来的孩子是主人,她们的孩子却是奴隶,这太残忍。
奴隶不是人。
这是身为奴隶的认知。
尤其那些生下来就是奴隶的,他们在奴隶中长大,没有接受过教育,自己已经将自己看低到了烂泥里。
现在忽然有人告诉他们你们是人,可以追求可以拥有,在不可思议的同时,狠狠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没有人放弃。
这或许是他们此生唯一的机会。
怎么能放弃!
事实证明神使没有欺骗他们,尽管他们其实并不怎么明白工人的含义,但能结婚,能拥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这就够了。
从前想都不敢想。
如果说之前对时玉和霍辞忠心耿耿的是饥荒中救下的村民,那么现在,对他们忠诚值最高的,绝对是这些奴隶。
尤其那些被选入护卫队的奴隶,可以毫不犹豫为他们的一个命令去死,心甘情愿至死不渝。
如今长安镇奴隶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村民,为了让两者相融,时玉和霍辞颁布了不少命令,各种洗脑包鸡汤故事不要钱往出撒。
而最直观有效的还是相亲,不管是女村民嫁给工人还是女工人嫁给原村民,一旦结为家庭繁衍后代,哪还有什么身份区别。
为了激励,时玉和霍辞特意颁下奖励,村民愿意和奴隶晋升的工人结婚,免费奖励婚房一座,还是砖瓦的。
反正对两人来说,盖房子就跟喝水一样简单。
挥挥手一点零头游戏币而已。
转头这些新任工人就能给他们赚出更多的游戏币。
本地居民对回娘家这个风俗兴趣一般,毕竟天天见,意思意思走个流程就行,倒是拖家带口定居的商人们热闹了一下,因为知道有春节庆祝,他们申请叫来了亲戚。
这是第一次除了贵族以外的游客来到长安镇。
他们对流传在市井八卦里的长安镇兴趣盎然,每一个风俗都兴致勃勃来尝试。
时玉和霍辞对这帮游客同样重视,他们是平民游客的先锋,贵族毕竟是少数,长安镇以后要发展,平民游客必不可少。
虽然初二的风俗遭遇滑铁卢,但年味依旧很浓,各种安排好的活动依次登场,一直持续到十三十四花灯搭起来,最热闹最盛大的元宵节开始了。
第55章 五十五、元宵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元宵节, 沉寂了十几天的长安镇再一次亮了起来。
长安镇和历史上的长安一样施行宵禁制度。
夜晚容易滋生罪恶, 在这个没有路灯没有监控没有科学查案手段的时代, 时玉和霍辞不敢拿人命当儿戏。
为了小镇居民的安全,入夜之后居民就不能随意出入小区, 每个区都有专门配备的护卫巡逻,小区里的警局也有人值夜。
除了夜晚有工作的,闲人晚上在大路上溜达一旦抓到罚款罚劳动, 累计三次一律当偷盗处置关进监狱。
所幸到目前为止, 长安镇还没有发生过人命案, 山脚下专门修建出来的监狱也没有住客入住。
在时玉和霍辞派属官每天不间断的普法教(洗)育(脑)下,连小偷小摸都没有, 顶多吵嘴推搡, 以至于小区里的警局不像警局, 倒像是居委会, 训练上任的警察们每天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淹没。
因为宵禁,所以像今天这样的夜晚就十分难得。
虽然时玉和霍辞照搬来的节日很多, 但并不是每一个都需要在夜晚庆祝, 像上巳端午这种只需要白天热闹, 晚上大家依旧早早各回各家。
春节也是, 三十晚上热闹过后再没有开过宵禁, 直到今天。
亮如白昼的夜灯燃起,让憋了十几天的百姓万分兴奋。
元宵节的主题自然是灯。
从灯笼问世,匠人里就分出了新枝丫——灯笼匠人, 鉴于节日对长安镇旅游业非常重要,时玉和霍辞专门调拨了一批奴隶去灯笼工坊。
如今灯笼工坊已经形成了十分专业的流水线,有专门负责设计花样的,有专门负责制纸制绸布,以及削竹子编织搭建等等。
井井有条。
于是到了以花灯为主的元宵节,各式各样的花灯有条不紊的布置了起来,有七夕除夕经验在前,元宵节成了灯火的海洋。
一顶又一顶令人惊叹的花灯摆放出来,而且不同于七夕除夕官方一手包办,元宵节全民参与,只要居民愿意,可以找来材料自己动手制
他们来之前并不知道是被送给神使,只是凭着一股求生的本能依靠两条腿走到了长安镇,路上不断有人死去,又不断有新的奴隶加入进来,他们已经麻木。
即使到了长安镇,听到了神使的名号,他们依旧惶惶不安,直到被清洗干净换上新衣服吃到美味的食物。
他们什么时候穿过新衣服,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干净的食物。
这不是天堂是什么?
更不用说神使居然准许他们结婚组建家庭!
这是所有奴隶都不敢奢望的事情,即使那些深受宠爱的美丽奴宠们,一旦他们失去美貌就会被主人丢弃或者送给别人。
最可怕的是被退回到奴隶营,不断生育。
即使他们怀着主人的孩子。
因为生下来的孩子依旧是奴隶,很多奴宠宁愿偷偷伤害自己也不愿意将孩子生下来。
同样是主人的孩子,夫人生下来的孩子是主人,她们的孩子却是奴隶,这太残忍。
奴隶不是人。
这是身为奴隶的认知。
尤其那些生下来就是奴隶的,他们在奴隶中长大,没有接受过教育,自己已经将自己看低到了烂泥里。
现在忽然有人告诉他们你们是人,可以追求可以拥有,在不可思议的同时,狠狠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没有人放弃。
这或许是他们此生唯一的机会。
怎么能放弃!
事实证明神使没有欺骗他们,尽管他们其实并不怎么明白工人的含义,但能结婚,能拥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这就够了。
从前想都不敢想。
如果说之前对时玉和霍辞忠心耿耿的是饥荒中救下的村民,那么现在,对他们忠诚值最高的,绝对是这些奴隶。
尤其那些被选入护卫队的奴隶,可以毫不犹豫为他们的一个命令去死,心甘情愿至死不渝。
如今长安镇奴隶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村民,为了让两者相融,时玉和霍辞颁布了不少命令,各种洗脑包鸡汤故事不要钱往出撒。
而最直观有效的还是相亲,不管是女村民嫁给工人还是女工人嫁给原村民,一旦结为家庭繁衍后代,哪还有什么身份区别。
为了激励,时玉和霍辞特意颁下奖励,村民愿意和奴隶晋升的工人结婚,免费奖励婚房一座,还是砖瓦的。
反正对两人来说,盖房子就跟喝水一样简单。
挥挥手一点零头游戏币而已。
转头这些新任工人就能给他们赚出更多的游戏币。
本地居民对回娘家这个风俗兴趣一般,毕竟天天见,意思意思走个流程就行,倒是拖家带口定居的商人们热闹了一下,因为知道有春节庆祝,他们申请叫来了亲戚。
这是第一次除了贵族以外的游客来到长安镇。
他们对流传在市井八卦里的长安镇兴趣盎然,每一个风俗都兴致勃勃来尝试。
时玉和霍辞对这帮游客同样重视,他们是平民游客的先锋,贵族毕竟是少数,长安镇以后要发展,平民游客必不可少。
虽然初二的风俗遭遇滑铁卢,但年味依旧很浓,各种安排好的活动依次登场,一直持续到十三十四花灯搭起来,最热闹最盛大的元宵节开始了。
第55章 五十五、元宵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元宵节, 沉寂了十几天的长安镇再一次亮了起来。
长安镇和历史上的长安一样施行宵禁制度。
夜晚容易滋生罪恶, 在这个没有路灯没有监控没有科学查案手段的时代, 时玉和霍辞不敢拿人命当儿戏。
为了小镇居民的安全,入夜之后居民就不能随意出入小区, 每个区都有专门配备的护卫巡逻,小区里的警局也有人值夜。
除了夜晚有工作的,闲人晚上在大路上溜达一旦抓到罚款罚劳动, 累计三次一律当偷盗处置关进监狱。
所幸到目前为止, 长安镇还没有发生过人命案, 山脚下专门修建出来的监狱也没有住客入住。
在时玉和霍辞派属官每天不间断的普法教(洗)育(脑)下,连小偷小摸都没有, 顶多吵嘴推搡, 以至于小区里的警局不像警局, 倒像是居委会, 训练上任的警察们每天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淹没。
因为宵禁,所以像今天这样的夜晚就十分难得。
虽然时玉和霍辞照搬来的节日很多, 但并不是每一个都需要在夜晚庆祝, 像上巳端午这种只需要白天热闹, 晚上大家依旧早早各回各家。
春节也是, 三十晚上热闹过后再没有开过宵禁, 直到今天。
亮如白昼的夜灯燃起,让憋了十几天的百姓万分兴奋。
元宵节的主题自然是灯。
从灯笼问世,匠人里就分出了新枝丫——灯笼匠人, 鉴于节日对长安镇旅游业非常重要,时玉和霍辞专门调拨了一批奴隶去灯笼工坊。
如今灯笼工坊已经形成了十分专业的流水线,有专门负责设计花样的,有专门负责制纸制绸布,以及削竹子编织搭建等等。
井井有条。
于是到了以花灯为主的元宵节,各式各样的花灯有条不紊的布置了起来,有七夕除夕经验在前,元宵节成了灯火的海洋。
一顶又一顶令人惊叹的花灯摆放出来,而且不同于七夕除夕官方一手包办,元宵节全民参与,只要居民愿意,可以找来材料自己动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