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比从前高了不少,眉眼间隐约透出少年的英气,行为举止也规矩多了,再不是三年前把先生气得敲断戒尺的那个野小子了。他摸了摸长生的脑袋笑道:“下午咱们上山去如何?”
“真的?”长生惊喜地抱住陶祝,“咱们去捉鱼,搬虾子,再打两只山鸡挖些嫩笋,让容妈妈做汤!”
“好。”
长生高兴地连蹦带跳,“兄长,我这就去准备弓箭和鱼篓!”
“瞧这长生!尾巴又翘到天上去了!”
“那能怎么办?小郎君宠他,外面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小郎君的亲弟弟呢!”
“一个侍读罢了,整天趾高气扬的,把咱们都不放在眼里!”
“他连小郎君的奶娘容妈妈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你!”
“凭什么他每天什么都不做,就只是玩儿?还随意使唤咱们?好像他就是主子一样!”
“他不是主子,也是半个主子,小郎君与他同吃同住,连老官人都不说什么,你在这里发什么牢骚!”
“哼,就是看不过去!明明只是个野小子……”
陶祝把寄给父亲的书信封好,听着走廊里两个侍女一来一回的对话,默然笑了。长生就是长生,近两年虽然野性略有驯服,在学业上也已开窍入门,可这不受拘束的性子还是一点没改。他看着窗外长生一蹦一跳地朝自己跑过来,脸上又一次不自觉露出欣喜的笑意。
山林依旧是从前那般森然茂盛的样子,岁月之于自然似乎只是周而复始的轮回。可对于陶祝来说,四年日夜相伴的时光却沉淀出让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深厚感情。
长生挽着裤脚站在山涧的浅滩处,他刚捉了一条大鱼,想要向陶祝炫耀,突然觉得脚边有些异样,低头看去,见是一条两尺多长的水蛇,他知道这种蛇无毒,可还是晃了神,一脚失去重心,跌进山涧深处。
长生没有胡乱挣扎,静静地让自己沉到水底,他自小水性极好,便是像这样突然掉下去也没有慌张,反而在水里睁开眼睛,在涧底看光线依旧明亮,便知道这里深度不过几米。他鼓着腮帮刚想吐出些泡泡,猛然看见从水面扎进一个人,将他迅速拉上去。
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有些发蒙,陶祝惊慌失措地爬上浅滩把泡在水里的他捞出来紧紧抱在怀里,跌跌撞撞地上了岸。陶祝捧着他的脸,眼圈红红的,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不停地有水顺着他湿漉漉的脸颊淌下来,不知道是溪水还是泪水。
长生还是第一次见到陶祝如此的惊恐的表情,记忆里,他向来都是温和从容的模样。
许久,陶祝才像是松了口气,自己抹了一把脸,微微摇头,然后抿紧了惨白的嘴唇再次把长生紧紧抱在怀里。
长生被勒得喘不过气,使劲从陶祝怀里挣脱出来,不满地道:“兄长,我会水!”
陶祝看着他,表情有些抱歉,一面替他揉着被勒痛的胳膊,一面微微点头。
“这条溪水咱们去年也来过。”
“嗯。”
“不深。”
“是啊。”
长生看着陶祝奇怪的伤感表情,再说不出什么话了。
那天回去之后,两人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了一架,长生赌气去了客房,他原以为兄长会像从前一样过来哄劝,可这一次,陶祝却没有,两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分开了。
五年之后
山中岁月快如飞箭,长生这一年已满17岁,陶祝也过了22岁,两人俱是姿容俊美,秀雅无双。陶祝时常听侍女议论长生俊俏的容貌,自然,他心里是欢喜的,只是不再像从前一样有所表露。长生则依旧是随心所欲的性子,不拘什么话什么事都敢说敢做的模样,甚至堂而皇之地把兄长作为榜样,事事都要以他看齐,课业书画,无一不精,连字体都要练得和兄长一样。陶祝也不气恼,依旧和颜悦色,凡事随长生高兴就好。
“兄长,我现在的箭法可是和你一样好了!”长生把山鸡丢向陶祝脚边,骄傲地拉开那把早已归属于他的牛角弓对准陶祝空放一弦。
陶祝笑了笑,习惯性地走到长生背后,握住他的两只手,搭上羽箭瞄准了远处高耸笔直的红豆杉,羽箭急速飞出,越过树顶的枝叶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他拍着长生结实的臂膀,“你若是再长高些,我便要甘拜下风了!”
长生得意地大笑起来。两人一面游玩一面打猎,直到夕阳西下。归家途中,长生特意又去了小时候让他有噩梦般经历的那面悬崖。每次站在这里,他仍旧觉得害怕,脑海里仍然记得爹像一片枯叶坠落下去的样子。他钻进陶祝的臂弯里,搂住他的腰,像小时候那样紧紧贴在他身上。
“兄长,下次,我们还一起来打猎。”
“好。”陶祝搂着长生的肩膀,望着天边渐渐下沉的夕阳,被云霞染红的脸上是无尽的温和笑意。
☆、前程
这一年年景不好,春季少雨,夏日又格外干燥,山民们不少都得了热病,陶家的老太太也总不舒服,半年里接连请了几次郎中。好在立秋之后,天气凉爽起来,几场大雨润透了山林,老太太这才缓了过来。
陶家正厅里,陶祝正给祖父祖母读着父亲寄来的书信,大意是:长安已经极为安定,朝廷开科取士也已办了好几年,可前面几个子侄都科考失利,至今无一人上榜,而同回长安的几个世家中都已有争气的后生为朝廷选用,
“真的?”长生惊喜地抱住陶祝,“咱们去捉鱼,搬虾子,再打两只山鸡挖些嫩笋,让容妈妈做汤!”
“好。”
长生高兴地连蹦带跳,“兄长,我这就去准备弓箭和鱼篓!”
“瞧这长生!尾巴又翘到天上去了!”
“那能怎么办?小郎君宠他,外面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小郎君的亲弟弟呢!”
“一个侍读罢了,整天趾高气扬的,把咱们都不放在眼里!”
“他连小郎君的奶娘容妈妈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你!”
“凭什么他每天什么都不做,就只是玩儿?还随意使唤咱们?好像他就是主子一样!”
“他不是主子,也是半个主子,小郎君与他同吃同住,连老官人都不说什么,你在这里发什么牢骚!”
“哼,就是看不过去!明明只是个野小子……”
陶祝把寄给父亲的书信封好,听着走廊里两个侍女一来一回的对话,默然笑了。长生就是长生,近两年虽然野性略有驯服,在学业上也已开窍入门,可这不受拘束的性子还是一点没改。他看着窗外长生一蹦一跳地朝自己跑过来,脸上又一次不自觉露出欣喜的笑意。
山林依旧是从前那般森然茂盛的样子,岁月之于自然似乎只是周而复始的轮回。可对于陶祝来说,四年日夜相伴的时光却沉淀出让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深厚感情。
长生挽着裤脚站在山涧的浅滩处,他刚捉了一条大鱼,想要向陶祝炫耀,突然觉得脚边有些异样,低头看去,见是一条两尺多长的水蛇,他知道这种蛇无毒,可还是晃了神,一脚失去重心,跌进山涧深处。
长生没有胡乱挣扎,静静地让自己沉到水底,他自小水性极好,便是像这样突然掉下去也没有慌张,反而在水里睁开眼睛,在涧底看光线依旧明亮,便知道这里深度不过几米。他鼓着腮帮刚想吐出些泡泡,猛然看见从水面扎进一个人,将他迅速拉上去。
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有些发蒙,陶祝惊慌失措地爬上浅滩把泡在水里的他捞出来紧紧抱在怀里,跌跌撞撞地上了岸。陶祝捧着他的脸,眼圈红红的,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不停地有水顺着他湿漉漉的脸颊淌下来,不知道是溪水还是泪水。
长生还是第一次见到陶祝如此的惊恐的表情,记忆里,他向来都是温和从容的模样。
许久,陶祝才像是松了口气,自己抹了一把脸,微微摇头,然后抿紧了惨白的嘴唇再次把长生紧紧抱在怀里。
长生被勒得喘不过气,使劲从陶祝怀里挣脱出来,不满地道:“兄长,我会水!”
陶祝看着他,表情有些抱歉,一面替他揉着被勒痛的胳膊,一面微微点头。
“这条溪水咱们去年也来过。”
“嗯。”
“不深。”
“是啊。”
长生看着陶祝奇怪的伤感表情,再说不出什么话了。
那天回去之后,两人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了一架,长生赌气去了客房,他原以为兄长会像从前一样过来哄劝,可这一次,陶祝却没有,两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分开了。
五年之后
山中岁月快如飞箭,长生这一年已满17岁,陶祝也过了22岁,两人俱是姿容俊美,秀雅无双。陶祝时常听侍女议论长生俊俏的容貌,自然,他心里是欢喜的,只是不再像从前一样有所表露。长生则依旧是随心所欲的性子,不拘什么话什么事都敢说敢做的模样,甚至堂而皇之地把兄长作为榜样,事事都要以他看齐,课业书画,无一不精,连字体都要练得和兄长一样。陶祝也不气恼,依旧和颜悦色,凡事随长生高兴就好。
“兄长,我现在的箭法可是和你一样好了!”长生把山鸡丢向陶祝脚边,骄傲地拉开那把早已归属于他的牛角弓对准陶祝空放一弦。
陶祝笑了笑,习惯性地走到长生背后,握住他的两只手,搭上羽箭瞄准了远处高耸笔直的红豆杉,羽箭急速飞出,越过树顶的枝叶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他拍着长生结实的臂膀,“你若是再长高些,我便要甘拜下风了!”
长生得意地大笑起来。两人一面游玩一面打猎,直到夕阳西下。归家途中,长生特意又去了小时候让他有噩梦般经历的那面悬崖。每次站在这里,他仍旧觉得害怕,脑海里仍然记得爹像一片枯叶坠落下去的样子。他钻进陶祝的臂弯里,搂住他的腰,像小时候那样紧紧贴在他身上。
“兄长,下次,我们还一起来打猎。”
“好。”陶祝搂着长生的肩膀,望着天边渐渐下沉的夕阳,被云霞染红的脸上是无尽的温和笑意。
☆、前程
这一年年景不好,春季少雨,夏日又格外干燥,山民们不少都得了热病,陶家的老太太也总不舒服,半年里接连请了几次郎中。好在立秋之后,天气凉爽起来,几场大雨润透了山林,老太太这才缓了过来。
陶家正厅里,陶祝正给祖父祖母读着父亲寄来的书信,大意是:长安已经极为安定,朝廷开科取士也已办了好几年,可前面几个子侄都科考失利,至今无一人上榜,而同回长安的几个世家中都已有争气的后生为朝廷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