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扎为总角,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抱着剑孤伶伶地站在当地。
前方有屋,檐下有窗,窗里有个模模糊糊的人影儿。这孩子就眼巴巴地注视着那一抹影子。他在雪地里久久地伫立下去。
当梅清渐最后陷入黑暗时,眼前就是这样的一幕。
他不由自主地问向自己,这孩子在等什么呢?他等得到吗?
……
或许他等得到。
第51章
吱呀。
无边无际的黑暗也不知过了多久,梅清渐的耳边忽然传来这细微的吱呀声,像是门扉忽然被风吹开了一线。
他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震,混乱迷蒙的神智陡然间清醒过来。
他睁开眼,雪地中的静舍烛光遥遥在望,随着那一阵风吹,映在窗纸上的烛火微微跳动起来,竟是比先前看得更加真切。
这异样吹来的冬夜寒风仿佛背后的一只手,使他不由自主地被推进了那个白发孩童的躯壳——他自己的躯壳。
梅清渐垂眼看向自己的手。眨眼之间,那只细瘦单薄的孩童手掌迅速变得骨肉匀停,很快,这副身躯已然与他自己并无二致。
梅清渐看向前方窗纸上映出的影子,踌躇片刻,提步走了过去。
一时之间,他仿佛忘了坍塌殆尽的大荒渊与昆仑山,也忘了前一刻还在痛楚苦海中挣扎的自身魂魄。
他眼下所在的这条路实在太黑,一旦有光,情不自禁地便会循光而去。
伸手搭住半掩的门,梅清渐顿了一顿,缓缓将门推开。
——吱呀。
映入眼帘的当先是一方屏风。
纸屏风,竹制的框架,乍一看去不过是平民人家的寻常用物,细看方能看出,这屏风所用的竹是鲜见的天然云纹墨竹,竹痕斑斑,自有风雅之处。
屏风当中绘着的是一纸雪景墨梅,三两斜枝,意蕴无尽。
梅清渐伸出微微发颤的手,轻而又轻地抚上了这一方墨梅纸屏风,经年累月,纸面早已泛黄发脆,唯有那数枝梅花,凛冽艳色未失半分。
梅清渐蓦地合了眼睛,眼前仿佛又看到师尊临窗泼墨,下笔如风,转眼即是这一幅形神皆在的雪中梅花。
而他自己那时候方当稚龄,替师尊磨墨磨到一半,已然忍不住雀跃击掌起来。
梅清渐睁开眼睛,轻柔地将这方纸屏风来回摩挲几下,忽然之间像是想到什么,眼底微微一亮。
他顾不得多想,抢步上前,三两步绕过屏风,迫不及待地向屋中看去。
这自然已经不再是昆仑山大雪中的那一座静舍,而是青竹茅草所搭建成的一间小小草庐。
草庐出入不过十余步,除却两方矮榻、一桌一椅,几乎再无其余摆置。竹扉一侧的墙边随意倚放着农具,案前备有笔墨纸砚,另搁着一束尚带露水的鲜嫩野花。
入目种种皆是熟悉异常,毋庸置疑,这里正是梅清渐跟随天机长老住过整整十二年的武陵山草庐。
随着竹扉大开,即使有屏风遮挡,桌案前的烛火也被风吹得微微跃动,连带着映在窗纸上的人影亦是朦胧不已。
而此时此刻,梅清渐踏入屋中,方才亲眼看清了窗前映着的身影。他定定地看了一瞬,眼中方才燃起的光华又慢慢地黯淡下去,一时间难掩失望神色。
那背影也是个老人,然而他身形佝偻,白发苍苍,一看即知并不是天机长老。梅清渐沉默片刻,躬身下去恭敬行了一礼。
“前辈构此幻境,将晚辈召入梦中,不知有何见教?”
“——这是梦吗,你如何得知?”
不远处响起温然笑声,这老者缓缓地回转身来。
他背脊佝偻得厉害,脸上皱纹横生,颌下白须稀疏,颊侧犹生着些老人褐斑,唯独一双眼睛却不似寻常老人浑浊,反而深邃异常,仿若能一眼看透人心所想。
虽则年老,却也看得出他五官线条凌厉,不失隐隐的杀伐之意,只是眼神慈和安然,倒使得通身凛冽意味有所调和。
梅清渐蓦地与他对视,心下却是一惊,只觉得这苍老嗓音格外耳熟,似是在哪里听过一般。
他定了定神,方才将目光投向进门时看到的墨梅屏风。
“……竹朽纸脆,难以长久保存。早在晚辈十四岁时,这方屏风便早已朽坏了。”
老者缓声道:“既知屏风是假,你抢步进门时,心中惦念的又是什么?”
梅清渐心头泛起苦涩意味,静了片刻,方才低声道:“虚无梦境乃是阴阳之交,或可与逝者重聚。虽是水中月、镜中花,晚辈却也难逃心魔。”
老者微笑道:“若是你难逃心魔,也不会在此处见到老朽了。世人大多贪念偏执,鲜少有人如你一般坦诚透彻。
“四大皆空不过是佛门空话,但凡能拿得起、放得下,也就难得了。”
这老者的嗓音平缓安然,原本极容易抚慰人心,可是梅清渐听在耳中,却仿佛由一根无形的细线牵引着,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探掘脑中那若隐若现的熟悉源头,一经意动,先前头颅中炸裂似的剧痛便再度汹涌而来。
他将双拳死死抵在两侧太阳穴上,眼前有灼目金光一闪再闪,一时间踉跄几步,几乎站立不稳,呻吟着低声道:
“虚空无用,既然尽是梦境,还请前辈……还请前辈送我返归现世。”
老者淡淡地道:“你在现世,尚且有所求?”
头痛欲裂之际,梅清渐只觉得眼前尽
前方有屋,檐下有窗,窗里有个模模糊糊的人影儿。这孩子就眼巴巴地注视着那一抹影子。他在雪地里久久地伫立下去。
当梅清渐最后陷入黑暗时,眼前就是这样的一幕。
他不由自主地问向自己,这孩子在等什么呢?他等得到吗?
……
或许他等得到。
第51章
吱呀。
无边无际的黑暗也不知过了多久,梅清渐的耳边忽然传来这细微的吱呀声,像是门扉忽然被风吹开了一线。
他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震,混乱迷蒙的神智陡然间清醒过来。
他睁开眼,雪地中的静舍烛光遥遥在望,随着那一阵风吹,映在窗纸上的烛火微微跳动起来,竟是比先前看得更加真切。
这异样吹来的冬夜寒风仿佛背后的一只手,使他不由自主地被推进了那个白发孩童的躯壳——他自己的躯壳。
梅清渐垂眼看向自己的手。眨眼之间,那只细瘦单薄的孩童手掌迅速变得骨肉匀停,很快,这副身躯已然与他自己并无二致。
梅清渐看向前方窗纸上映出的影子,踌躇片刻,提步走了过去。
一时之间,他仿佛忘了坍塌殆尽的大荒渊与昆仑山,也忘了前一刻还在痛楚苦海中挣扎的自身魂魄。
他眼下所在的这条路实在太黑,一旦有光,情不自禁地便会循光而去。
伸手搭住半掩的门,梅清渐顿了一顿,缓缓将门推开。
——吱呀。
映入眼帘的当先是一方屏风。
纸屏风,竹制的框架,乍一看去不过是平民人家的寻常用物,细看方能看出,这屏风所用的竹是鲜见的天然云纹墨竹,竹痕斑斑,自有风雅之处。
屏风当中绘着的是一纸雪景墨梅,三两斜枝,意蕴无尽。
梅清渐伸出微微发颤的手,轻而又轻地抚上了这一方墨梅纸屏风,经年累月,纸面早已泛黄发脆,唯有那数枝梅花,凛冽艳色未失半分。
梅清渐蓦地合了眼睛,眼前仿佛又看到师尊临窗泼墨,下笔如风,转眼即是这一幅形神皆在的雪中梅花。
而他自己那时候方当稚龄,替师尊磨墨磨到一半,已然忍不住雀跃击掌起来。
梅清渐睁开眼睛,轻柔地将这方纸屏风来回摩挲几下,忽然之间像是想到什么,眼底微微一亮。
他顾不得多想,抢步上前,三两步绕过屏风,迫不及待地向屋中看去。
这自然已经不再是昆仑山大雪中的那一座静舍,而是青竹茅草所搭建成的一间小小草庐。
草庐出入不过十余步,除却两方矮榻、一桌一椅,几乎再无其余摆置。竹扉一侧的墙边随意倚放着农具,案前备有笔墨纸砚,另搁着一束尚带露水的鲜嫩野花。
入目种种皆是熟悉异常,毋庸置疑,这里正是梅清渐跟随天机长老住过整整十二年的武陵山草庐。
随着竹扉大开,即使有屏风遮挡,桌案前的烛火也被风吹得微微跃动,连带着映在窗纸上的人影亦是朦胧不已。
而此时此刻,梅清渐踏入屋中,方才亲眼看清了窗前映着的身影。他定定地看了一瞬,眼中方才燃起的光华又慢慢地黯淡下去,一时间难掩失望神色。
那背影也是个老人,然而他身形佝偻,白发苍苍,一看即知并不是天机长老。梅清渐沉默片刻,躬身下去恭敬行了一礼。
“前辈构此幻境,将晚辈召入梦中,不知有何见教?”
“——这是梦吗,你如何得知?”
不远处响起温然笑声,这老者缓缓地回转身来。
他背脊佝偻得厉害,脸上皱纹横生,颌下白须稀疏,颊侧犹生着些老人褐斑,唯独一双眼睛却不似寻常老人浑浊,反而深邃异常,仿若能一眼看透人心所想。
虽则年老,却也看得出他五官线条凌厉,不失隐隐的杀伐之意,只是眼神慈和安然,倒使得通身凛冽意味有所调和。
梅清渐蓦地与他对视,心下却是一惊,只觉得这苍老嗓音格外耳熟,似是在哪里听过一般。
他定了定神,方才将目光投向进门时看到的墨梅屏风。
“……竹朽纸脆,难以长久保存。早在晚辈十四岁时,这方屏风便早已朽坏了。”
老者缓声道:“既知屏风是假,你抢步进门时,心中惦念的又是什么?”
梅清渐心头泛起苦涩意味,静了片刻,方才低声道:“虚无梦境乃是阴阳之交,或可与逝者重聚。虽是水中月、镜中花,晚辈却也难逃心魔。”
老者微笑道:“若是你难逃心魔,也不会在此处见到老朽了。世人大多贪念偏执,鲜少有人如你一般坦诚透彻。
“四大皆空不过是佛门空话,但凡能拿得起、放得下,也就难得了。”
这老者的嗓音平缓安然,原本极容易抚慰人心,可是梅清渐听在耳中,却仿佛由一根无形的细线牵引着,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探掘脑中那若隐若现的熟悉源头,一经意动,先前头颅中炸裂似的剧痛便再度汹涌而来。
他将双拳死死抵在两侧太阳穴上,眼前有灼目金光一闪再闪,一时间踉跄几步,几乎站立不稳,呻吟着低声道:
“虚空无用,既然尽是梦境,还请前辈……还请前辈送我返归现世。”
老者淡淡地道:“你在现世,尚且有所求?”
头痛欲裂之际,梅清渐只觉得眼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