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古老法阵;东南三百里,供奉着一尊帝夋尊上的衣冠冢与石碑。万余年前,分居南北二海的倏忽二帝曾经借妫水水道……”
“什么?”
梅清渐骤然打断了他。腾黄略显诧异,道:“帝夋尊上在世之时,曾有名唤倏、忽的一对凡人兄弟修炼成神。尊上感其诚心,乃分封南海、北海……”
“不。”梅清渐哑着嗓子道,一双苍白的眸子怔怔地盯着腾黄看,“你方才说,东南三百里,……有什么?”
“帝夋尊上有七座上古遗碑遗留现世,白民之国就供奉着其中一尊。只不过屠族祸乱后,白民之国就此沦为死城,那尊帝夋遗碑,也不知是否能起到效用。”
腾黄侧过眼光,遥遥地看向了东南方向:“就在此去东南,三百里有余的地方。”
梅清渐深深地屏住了呼吸,骤然振袖。
“还请带路。”
当日在大荒渊中,他神思恍惚,听得混沌临死遗言,提及东南三百里云云,自然而然便以为是昆仑大荒渊的东南三百里。
然而,混沌与穷奇结仇已久,千百年来相互忌惮,人间轻易便会掀起滔天风波,混沌又怎会将自己的重大秘密藏在此间?
思来想去,以混沌的审慎性情,到底是藏在白民国废土之下更有可能。
可是他堕入妖道已久,又怎能与帝夋遗碑有所关联?……
繁杂思绪纷纷乱乱,梅清渐一时间根本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得随在腾黄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毁坏殆尽的寂静死城,茫茫然往前走去。
……
若是尚在人世,只怕梅清渐无论如何猜测不出,眼前这尊形制古朴的旧碑竟有上古旧神寄魂在此。
那分明是一块经受了多年风吹日晒的残碑,一角被斧凿削得凹凸不平,勉强能辨认得出碑文铭刻着几个结构繁复的古字,几乎已经被岁月打磨得看不见了。
梅清渐从上到下细细看了半晌,未曾感觉到半分灵息残留,这尊遗碑仿佛与整座白民国城池一般无二,寂静无声,和死了没什么两样。
梅清渐凝立片刻,俯身落跪。以手覆额,恭恭敬敬地行罢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帝夋神殒已有千万年,然而神魂灵息沉浮天地之间,可说是无处不在,不仅派遣腾黄前来援手,还曾在他冲破封印时引往中容之国,当真相助良多。
即使这尊遗碑已经因战火之故失去灵性,也不该有丝毫轻慢。
“先祖有灵,还望护佑父母、兄长、师尊、以及那些受混沌祸乱无辜丧命的白民同胞、昆仑同门,从此安魂往生,早日转世……”
这一番转世投胎,或许要投成个红尘凡人,又或是投成一块石、一株草,大抵总是崭新的一片天地了。
最后一次叩首结束,梅清渐的掌心覆在浮土之上,只觉得心有戚戚焉,冷不丁却听腾黄在身后惶急开口。
“尊上留神!地下——”
一句话话音未落,梅清渐周身已经骤然金光大盛,早在腾黄开口的同一时刻,他已经察觉到掌心所覆的地面隐隐生热,仿佛地下有什么东西察觉到他的气息,急不可耐,立时就要破土而出。
“……东南三百里的地底,挖开……你就知道了……”
或许又是混沌留下的陷阱。横竖他将偌大的一座白民城池屠成了空城,如今再添上梅清渐的一条命,不过是理所应当。
又或许……
不知哪里吹来的风,将帝夋遗碑前的浮土簌簌吹散,残破石碑映在梅清渐神力所笼罩的范围中,微微泛起水波似的耀金光华来。
梅清渐这才看清,一行隐隐约约的小字镌刻在石碑底部,若不留心,着实难以分辨。
那行模糊的字迹仿佛由鲜血涂抹而成,方才正是它借助尘土捕捉到了梅清渐的气息,遇风生烫。
梅清渐拧紧了眉头。这些深藏地底的碑文便是混沌最后遗留给他的线索?在帝夋遗碑上恣意刻字,如此大不敬之举,确然是混沌能做得出的事。
他迟疑片刻,俯身伸手拂开了碑前的灰土。
那行碑文镌刻的是白民国文字,梅清渐沉下心来逐字辨认,指尖无意拂过了石碑底部滚烫的凹陷文字。
说时迟那时快,但见半空中的金光如涟漪一般荡漾开来,斑驳古旧的石碑之上,忽而在他们眼前幻化出了一幅黯淡模糊的黑白水墨画卷。
原来如此。混沌所留下的并非碑文——碑文只不过是个引子,他真正留给梅清渐的,是他在碑文背后所潜藏的回忆。
画卷中绘的有山川河流,也有红尘市井,画卷当中是个且行且歌的恣意少年,神采飞扬,举止不羁,只这么打眼一看,梅清渐已然心下了然,那就是当年的帝江。
他心生一念,抬手将自身灵息灌入指尖,轻轻点了点画卷中央那绘作帝江模样的小人儿。
蓦地里,黑白水墨褪去,灵息构成的画卷尽数换做了缤纷瑰丽的鲜活色泽,画中数以百计的行人、鸟雀、猫狗,乃至竖在酒肆前的幡儿都像是活了一般,随风轻轻摇摆起来。
一时之间,街头小贩叫卖与烟火气仿佛直扑到眼前,梅清渐凝视着大摇大摆沿路走去的帝江背影,方走了几步,帝江忽而回过头来,冲着画卷外的梅清渐扬眉一笑。
就在这刹那之间,有些陌生情绪裹挟着一股暖流,沿着梅清渐触碰画卷的指尖,一径儿冲进他的心头来。那是昔年的帝江所遗留在这座碑中的
“什么?”
梅清渐骤然打断了他。腾黄略显诧异,道:“帝夋尊上在世之时,曾有名唤倏、忽的一对凡人兄弟修炼成神。尊上感其诚心,乃分封南海、北海……”
“不。”梅清渐哑着嗓子道,一双苍白的眸子怔怔地盯着腾黄看,“你方才说,东南三百里,……有什么?”
“帝夋尊上有七座上古遗碑遗留现世,白民之国就供奉着其中一尊。只不过屠族祸乱后,白民之国就此沦为死城,那尊帝夋遗碑,也不知是否能起到效用。”
腾黄侧过眼光,遥遥地看向了东南方向:“就在此去东南,三百里有余的地方。”
梅清渐深深地屏住了呼吸,骤然振袖。
“还请带路。”
当日在大荒渊中,他神思恍惚,听得混沌临死遗言,提及东南三百里云云,自然而然便以为是昆仑大荒渊的东南三百里。
然而,混沌与穷奇结仇已久,千百年来相互忌惮,人间轻易便会掀起滔天风波,混沌又怎会将自己的重大秘密藏在此间?
思来想去,以混沌的审慎性情,到底是藏在白民国废土之下更有可能。
可是他堕入妖道已久,又怎能与帝夋遗碑有所关联?……
繁杂思绪纷纷乱乱,梅清渐一时间根本想不出个所以然,只得随在腾黄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毁坏殆尽的寂静死城,茫茫然往前走去。
……
若是尚在人世,只怕梅清渐无论如何猜测不出,眼前这尊形制古朴的旧碑竟有上古旧神寄魂在此。
那分明是一块经受了多年风吹日晒的残碑,一角被斧凿削得凹凸不平,勉强能辨认得出碑文铭刻着几个结构繁复的古字,几乎已经被岁月打磨得看不见了。
梅清渐从上到下细细看了半晌,未曾感觉到半分灵息残留,这尊遗碑仿佛与整座白民国城池一般无二,寂静无声,和死了没什么两样。
梅清渐凝立片刻,俯身落跪。以手覆额,恭恭敬敬地行罢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帝夋神殒已有千万年,然而神魂灵息沉浮天地之间,可说是无处不在,不仅派遣腾黄前来援手,还曾在他冲破封印时引往中容之国,当真相助良多。
即使这尊遗碑已经因战火之故失去灵性,也不该有丝毫轻慢。
“先祖有灵,还望护佑父母、兄长、师尊、以及那些受混沌祸乱无辜丧命的白民同胞、昆仑同门,从此安魂往生,早日转世……”
这一番转世投胎,或许要投成个红尘凡人,又或是投成一块石、一株草,大抵总是崭新的一片天地了。
最后一次叩首结束,梅清渐的掌心覆在浮土之上,只觉得心有戚戚焉,冷不丁却听腾黄在身后惶急开口。
“尊上留神!地下——”
一句话话音未落,梅清渐周身已经骤然金光大盛,早在腾黄开口的同一时刻,他已经察觉到掌心所覆的地面隐隐生热,仿佛地下有什么东西察觉到他的气息,急不可耐,立时就要破土而出。
“……东南三百里的地底,挖开……你就知道了……”
或许又是混沌留下的陷阱。横竖他将偌大的一座白民城池屠成了空城,如今再添上梅清渐的一条命,不过是理所应当。
又或许……
不知哪里吹来的风,将帝夋遗碑前的浮土簌簌吹散,残破石碑映在梅清渐神力所笼罩的范围中,微微泛起水波似的耀金光华来。
梅清渐这才看清,一行隐隐约约的小字镌刻在石碑底部,若不留心,着实难以分辨。
那行模糊的字迹仿佛由鲜血涂抹而成,方才正是它借助尘土捕捉到了梅清渐的气息,遇风生烫。
梅清渐拧紧了眉头。这些深藏地底的碑文便是混沌最后遗留给他的线索?在帝夋遗碑上恣意刻字,如此大不敬之举,确然是混沌能做得出的事。
他迟疑片刻,俯身伸手拂开了碑前的灰土。
那行碑文镌刻的是白民国文字,梅清渐沉下心来逐字辨认,指尖无意拂过了石碑底部滚烫的凹陷文字。
说时迟那时快,但见半空中的金光如涟漪一般荡漾开来,斑驳古旧的石碑之上,忽而在他们眼前幻化出了一幅黯淡模糊的黑白水墨画卷。
原来如此。混沌所留下的并非碑文——碑文只不过是个引子,他真正留给梅清渐的,是他在碑文背后所潜藏的回忆。
画卷中绘的有山川河流,也有红尘市井,画卷当中是个且行且歌的恣意少年,神采飞扬,举止不羁,只这么打眼一看,梅清渐已然心下了然,那就是当年的帝江。
他心生一念,抬手将自身灵息灌入指尖,轻轻点了点画卷中央那绘作帝江模样的小人儿。
蓦地里,黑白水墨褪去,灵息构成的画卷尽数换做了缤纷瑰丽的鲜活色泽,画中数以百计的行人、鸟雀、猫狗,乃至竖在酒肆前的幡儿都像是活了一般,随风轻轻摇摆起来。
一时之间,街头小贩叫卖与烟火气仿佛直扑到眼前,梅清渐凝视着大摇大摆沿路走去的帝江背影,方走了几步,帝江忽而回过头来,冲着画卷外的梅清渐扬眉一笑。
就在这刹那之间,有些陌生情绪裹挟着一股暖流,沿着梅清渐触碰画卷的指尖,一径儿冲进他的心头来。那是昔年的帝江所遗留在这座碑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