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9

一点都不尊敬哥哥。”
  “就冲你这句话,人家也不会尊敬你。院子里和小远一起玩的那小孩?干爹,你好大胆子,敢背着罗叔有私生子。”
  “哈哈哈哈,家宝,你更敢说。”两位老先生被这些孩子乐坏了。
  “别瞎说,什么私生子,你罗叔生的。”
  “杨传厚,我算是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孩子他爹?”
  “知道为什么这几个儿子说话都这么贫嘴,都在你这个根上。不管是亲儿子、干儿子还是便宜儿子,都是被你教坏的。”
  “说得有道理。传厚,家乐以前多老实的孩子,现在也变得这么滑头。”
  哈哈哈哈…………
  多么和睦、其乐融融的一家!
  “明义,你什么时候归队?”
  “叔,我的假期还剩十天,大后天走吧。”明义本来靠在软塌上,看到罗利泽过来赶紧坐直了。
  “买票了吗?”
  “还没有。”
  罗利泽朝着厨房的方向喊:“老杨同志,明义大后天就要走了,你去给他买票。”
  “他自己去买。”
  “叔,我自己去买就可以了,吃完午饭我就去。”
  “那让你爹去买吃的,天热肉干什么的放不住,买一包点心糖果给你带着,回去分给战友吃。还有巧克力,你训练累了吃一块。”
  “叔,巧克力很贵。”
  “傻小子,知道你没钱,所以才让你爹去买。”
  明义朝着罗利泽竖起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坑他爹这种事,还是得靠罗利泽。


第50章 悔不当初
  过了几个月,杨传厚和罗利泽俩人又商量着出去的事。
  “老杨同志,报纸上说中部安省的农村已经取消合作社生产队,田地承包给个人了。”
  “我也看到了。罗领导又有何指示?”
  “我们去看看吧,考察一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给我们的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好的,谨遵领导指示。”
  杨传厚的行动力,说去就去。第三天,他们已经站在安省的某个村里了。
  在安省一个月,罗利泽去了三个市的近五十个村子,实地探访,对他们的改变有了一个深切的认知。
  “原来农村实行承包以后是这样的。”
  “什么样?”
  “不用为吃穿发愁,每天鼓足干劲,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样的农村才是正常的农村,才是我们国家该有的农村。这样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1960年以前的农村。那时候完全没有机械,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什么的,农民听都没听说过。连耕牛都很少,当时我们整个杨家村才三四头耕牛,也没有什么良种。可是我们那时候种的地一点不比现在少,亩产也比现在高。”
  罗利泽拿出笔记本,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状。“为什么?”
  “因为人的积极性。集体所有,平均分配,干多干少差别不大。打个具体的比方,以前在村里的时候,我一天可以干四个人的活,但是工分最多是别人的两倍,甚至不到两倍。而到了年底分粮食的时候,一年也就能多分三五十斤和十几块钱。对干活多的人来说,既然都是吃不饱穿不暖,干那么多的意义是什么呢?”
  “对,很有道理。那解放前呢?”
  “这个我给你提供不了信息,得问七八十岁的老人。”
  罗利泽一路走一路问一路写,笔记都记了好几本。
  回沪市以后他们都陷入忙碌的状态。杨传厚忙着修炼,炼药。罗利泽忙着整理这一个月的探访成果,每天还要去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
  春节过后,他们再次出门,去了一趟浙省。后来又去了山省,河省等好几个产粮大省。
  这样一直忙碌到年底,终于停下脚步。一天晚上,杨传厚兴冲冲来到罗利泽的书房。
  “利泽,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
  “老杨同志,我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你先说。”
  “我的文章写完了。”
  “关于农村变化的?”
  “嗯,文章题目就叫《家庭联产承包——承包的到底是什么?》”
  “很贴合的题目,还拿到沪市日报去发表?”
  “对,沪市日报的总编挺负责,胆小也大。你的好消息呢?”
  “我终于突破到练气四层了。”
  “练气四层,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灵气增加了不止一倍,身体也有变化,你看好了。”杨传厚眨眼已经到了十米以外。
  “为什么?”
  “变化就是我能控制灵力作用到一个地方。灵力集中在腿上,速度变快;集中在手上,力气变大。”
  “你的力气已经很大了,还能大到什么程度?”
  杨传厚去墙上拔了一根悬挂字画的铁钉,用两根手指使劲捏了几下,铁钉变成铁片。他再用手使劲揉搓几下,铁片又变成铁钉。
  杨传厚把钉子插回墙上,字画挂好,回头一看罗利泽还是呆愣的状态。
  “回神了。”
  罗利泽抓起他的手仔细研究,还是一样的。温暖的大手,有点粗糙,手心里布满老茧。
  “小傻瓜,看出什么来了?”
  “像变戏法一样。”
  “别琢磨了,有两件好事,我们得好好庆祝庆祝。”
  “都快六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正经。”
  “对着你,八十也这样。”
  又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