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

是创新,众说纷纭。跟着报纸上每天都有各种评论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京城。
  “邓公,人民日报近期有一篇文章,引起颇多争议,各位学者纷纷在报纸上评论,批判。文章观点颇为新奇大胆,值得您一读。”
  “什么文章?拿来我看看。”
  行政秘书把报纸递过来。邓公看完,没做任何表示,只是问:“此文作者是谁,你知道吗?”
  “我找人民日报问过,他们是从沪市日报转载的。我打电话问沪市日报,那边说作者叫罗利泽,现年37岁,京大经济学系毕业,做过申省青县的副县长,67年被下放哈省,77年回的沪市,现在没有工作。”
  “下放的原因呢?如此人才,回去为什么没有安排工作?”
  “工作的事我没细问,明天我再打电话了解一下。至于下放,因为他祖父是大资本家,算是被连累的。他祖父叫罗有恒,您可能会听说过。”
  “罗有恒?”邓公仔细一想。“记起来了。沪市罗有恒,是那个解放前沪市最大的资本家,那时候全国人都穿他家工厂织出来的布。后来捐出半数家产支援抗战,是个爱国商人,可惜无缘得见。你去安排,我要见见这个罗利泽。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他这篇文章与我的设想非常契合,关于南方的问题,我想在他身上获得灵感和建议。”
  “您给他的评价是不是太高了?”
  邓公摇摇头。“不高,你还不明白。”
  “那边说他现不在沪市,找他过来可能会花费时间。”
  “无妨,去安排吧。”
  政务秘书去安排找人,暂且不提。
  至于激起千层浪的那颗石子——罗利泽,他现在哪呢?


第44章 离开雨林
  南省边境的热带雨林里,一块人工清理出来的空地上,突兀的立着一顶军绿色的帐篷。一个身着劲装皮靴的青年走出帐篷,对帐篷外的另一个人说:“你又猎了一只蟒蛇,这一个月雨林里的蟒蛇都要被你猎光了,放过他们吧。”
  “雨林里蟒蛇这么多,怎么可能猎光,再说我要的已经足够,这只是它自己送上门来的,我怕它打扰你休息。”
  “我信你个傻子。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明天就走吧。最近雨林里不太平,我看到好几次其他人的踪迹了,不像普通百姓,像军人。我估计边境将有战事发生,再在这里待着,被当成探子,把我们给毙了。”
  “你可真是傻大胆,这么重要的事不早说。”
  “没事,我心里有数,再说我要是不告诉你,你自己也发现不了。”
  “真不想和你说话,事情能这么算吗?将要发生战事,这是说着玩的?”
  “淡定,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罗利泽同志,你的定力不够,还需修炼。”
  罗利泽彻底无语,转身回了帐篷,这个人不正经起来,能把圣人气疯。这二人正是罗利泽和杨传厚,他们离开明义以后就一路往南,进了雨林,已经一个多月。
  他们这一个月过得可真是精彩刺激。罗利泽每天跟着杨传厚看他斗蟒蛇,逗猴子,训大象,抓蜘蛛、蚂蚁、虫子。还跟着他骑过大象,吃过竹虫,逗过猴子,抓过蛇……。他前三十多年从未体验过的刺激。
  南省一行,杨传厚又集齐两种丹药的药材。一是解毒丹,主药是蛇胆、雄黄、樟丹、玄参、连翘,能解多种毒素。二是生肌丹,主药是龙骨、没药、红升丹、冰片、珍珠、牡丹皮,能去腐生肌,收敛伤口。
  第二天,二人收拾行囊打道回府。不像来时那样走走停停,他们一路急行,终于在1月初回到明市。再次来到南省军区,他们没能如愿见到杨明义,因为整个军区都在调兵,他们不被允许进入。而且据说明义的队伍可能已经开拔,不在军区里了。
  他们无奈,只好离开军区,回到招待所。罗利泽担忧道:“这种情况,怎么办?”
  杨传厚缓缓分析:“对越战争,十之八九是要越过边境,到对面作战。那他们就要穿过雨林,湿气、瘴气、毒虫毒蛇,不用敌人出手,就得先牺牲一批战士。我们的药必须得送到明义手上,危急时刻能救很多战士的命。”
  “怎么送?我们都不知道明义的队伍去了哪里。可不可以把药交给军区医院,让他们带到前线去?”
  “那不可能,没有任何证明,军区医院不会用我们的药。就算医院会用,我也还是想去看看明义。”
  “你这个口是心非的人,明明比我还担心明义,每次我提起来还都是一副我杞人忧天的模样,虚伪!”
  “嘿嘿,看破不说破。给我留点面子嘛。”
  “你的脸皮一丈厚,需要什么面子?问题是怎么找?南省这么大,我们又不知道军队的安排。”
  “我能找到。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说到这里,杨传厚略作停顿。
  “是我?”
  “不能陪你过年了。而且说好了出来领略大好河山,还要去川省、藏省、广省的,结果一个都还没去。”
  “以后再去吧,这种时候,大局为重。我难道还是小孩子,分不清轻重,达不到要求就跟你哭闹?”
  杨传厚假装失落道:“是我在哭闹,深明大义的罗同志,说好了要玩一年的,我还没玩够呢。”
  …………
  被他这样插科打诨,罗利泽的紧张心情消失无踪,无奈道:“杨同志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