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来。
  “老哥,多亏你了,不知道该咋感谢你。”常老爷子说。
  老太太在一边念叨:“谢天谢地,菩萨保佑。”
  “娘,啥菩萨保佑,这不是多亏了人张叔吗?”豹子打断他娘,在心里悄悄嘀咕:啥都是菩萨保佑,好事菩萨保佑,坏事还是菩萨保佑,菩萨要是真能保佑他们,根儿就不会生病了。
  “是哈,多谢他张叔。”说这就要给张乐易作揖。
  “别,大嫂,受不起。我们先回去了,明天我再来看看。以后孩子要是再有着凉发热,别捂着,得给他退热。用2片生姜,3片白萝卜,3根芫荽根煮水喝,能出汗退热就好了。”
  “谢谢叔,辛苦你了,这一晚上没睡觉。”
  “别这么客气,乡里乡亲的。治病救人是好事,少睡点觉不碍事。”
  村子就这么大,谁家有点什么事,不出一天就能传遍全村。知道张乐易能治病,并且看起来医术还不错,他在村里的地位变得不一样了。俗话说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大夫,谁还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病?别管他是不是来劳改的,一位能真正治病救人的大夫,是受人尊敬的。
  过了一段时间,看到村民们的这个反应,常队长生出一个想法,他找来李大石和邹平。
  “叔,找我们有事?”他们不兴开会那一套,只有有重要事的时候,三个人才会凑到一起。这还没到春耕的时候,能有什么需要商量的事?
  “没有大事。你们应该也听说过,来劳改的张乐易治好了根儿,最近村里人都在议论。我琢磨着,让他当个赤脚医生。”
  “那感情好,咱们村里还从来没有过大夫。大家看病太难了。下马庄那个赤脚医生,看病不怎么样,每次去找他都推三堵四,让人恼火。”
  “那他的公分怎么算?”李大石不愧是会计,考虑事情的角度和别人就是不一样。
  “我是这么想的,以后不用他上工了,全年每天给他算八个公分。找他看病的不收钱,要是拿药就给个成本。
  “八个公分不多呀。”
  “给多了怕有人眼红。工分就先这么着,看情况以后再加。”
  常队长去杨家找张乐易,他们商量定了,还得问人家自己同不同意。
  “行,我当然同意。药也不用给钱,我这里的药都是去山上采来的,没有成本。”
  “叔你能同意就好,药钱还是得给,采药可不容易。”
  二道沟有自己的大夫了,真是可喜可贺。这个决定不单对村里人有利,张乐易自己也受益。
  来年2月,杨传厚再一次来到县城年大那里。这一次他带来5颗炮制好的人参和一些其他药材。
  “兄弟,你可算又来了,我都盼你好久了。这次带来什么好东西,还是细粮吗?”这种大客户可不多见,他印象深刻。
  杨传厚指指带来的2个大麻袋。“一点药材。”
  年大打开麻袋,2包都是防风,他有点失望。“就这些?”
  杨传厚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
  看到人参,年大很惊喜。“这个好!”他接过去细细一看。“30年的野山参,根须完好,是上品,就是你这包的也太随意了。”
  “东西好就行,怎么包不重要。”
  “那倒是。30年参龄的一般500块钱一两,你这几只品相好,算600一两,5只一共4两是2400块钱。加上防风300,还是要小黄鱼?”
  “给我20根,剩下的给钱吧。”
  他需要去买药材,灵力升级,可以开始尝试炼丹,需要的药材很多。最好是能再淘几本医书,不过这个很难,很多老中医都被□□抄家了,家里还有的肯定都藏起来,不敢拿出来卖。
  空间里最基础的丹方是养气培元丹,是修真者初入门固体培元所用之丹药,可以祛除体内杂质,疏通经络。普通人吃了能祛除暗伤旧疾,消除病灶,补气补血。通俗点讲就是江湖骗子常说的:包治百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小病吃了能好,大病吃了见效。
  所用药材还算常见,主药是熟地、当归、人参、黄芪、牛黄、首乌、灵芝、不死草、半枝莲等;辅药有藿香、赤苓、清夏、柴胡、苏叶、木瓜、白芷、广皮、檀香、扁豆、三仙、木通、泽泻、竹茹、山药、砂仁、白术、甘草、木香、川连。其中主药是必不可少的,辅药可以适当增减替换。
  “年兄弟你这里药材种类多吗?”
  “我这不存药材,去年收上来的都转给别人运往关里了。现在只有年后这一个多月收的,现在不是采药的时候,总共没有几种。杨兄弟要买什么药?”
  “家里有药方会制药丸,需要的药材品种很多,量也不少。”
  “那你到收购站或者医院去找找,做出药丸来记得先卖给我。”
  “好说!医书哪里能买到?”
  “现在搞运动搞的,明面上是买不到了,去回收站碰碰运气吧!我要是遇上也帮你留意着。”
  “那就先谢谢年兄弟,放心,药丸一定优先送到你这来。”
  杨传厚从年大这里离开,先去了收购站和医院。收购站里也没有,去年收的都上交了。县医院里有一些,只是县医院药房很小,除了人参不需要买,其他药就只有几种,人家还只肯卖给他一半,怕药材一时补充不上来。
  又去了回收站,给看门的工作人员递了一包烟,说是想找点报纸旧书糊墙,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