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兴了,兴冲冲打算继续投喂。倒是一旁的汉王有些受不了两人亲昵,随手将火盆边的烤栗子抓走了两颗,然后一边被烫得换手一边起身离开了。
见汉王离开,乔玥又投喂了一回才问道:“我听说你昨晚又病了?”
季畅被喂得也有些不自在,便自己接过了碗,闻言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我没事,只是有点着凉罢了,消息传出去其实多有夸大。”
乔玥知道适可而止,也没坚持继续投喂,顺势交出碗筷后便支着下巴将人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见她精神不错,这才信了她的话放心下来。
等到季畅吃饱喝足,已经快晌午了,想来今日的午膳是可以省了。
只半晌午的时候,营帐外却来了禁军传递消息。彼时乔玥还未离去,不好让禁军看到两人此刻在一起的场面,便都没有露面。只隔着一层帐帘听见了外间的传话,果不其然便是皇帝宣布秋猎终止,要众人提前收整回京。
乔玥刚还因成功投喂而愉悦的心情,听了这消息顿时生出几分失望。
两人被赐婚也有些时日了,可不仅是婚期未定,在京城还总是顾虑太多,少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好不容易来了猎场有机会多见几面,结果偏偏遇见了刺杀。昨日的凶险就不提了,今日更是一言不合就停了“秋猎”打道回府,天知道等回去京城,她再要见季畅有多不容易!
想着这些,乔玥便忍不住气闷,面上也露出了两分依依不舍来。
季畅瞧见了,心蓦地软了一下,便软言哄道:“好了,一会儿便要开拔回返了,阿乔你也先回去吧。等回去京城,咱们再寻机会见面就是了。”
乔玥正失望,闻言眼睛就亮了,立刻抓着季畅微凉的手问了一句:“果真?”
季畅对上她亮晶晶的双眸,自然也生不出什么后悔的心思来:“自然是真的。接下来一段时日,陛下的心思只怕都要放在朝堂上了,再没那心思来注意咱们。”
其实皇帝针对季畅也是闲的,谁让如今世道太平,朝中局势亦算平稳,皇帝闲着没事干就喜欢四处算计。如今可好,秦王伤重,朝中夺嫡的局势就要变上一变了——楚王骤然占优,秦王少不得要垂死挣扎,两人一番争斗且不提会掀起多少滔天巨浪,总归皇帝是不放心让谁一家独大的。
有关于朝廷局势的这些事乔玥不懂,不过她听季畅如此说,自然也是愿意信的。当下更是惊喜,迫不及待便要定下邀约:“正好再过半月就是我的生辰了,到时候你可记得要来。”
季畅闻言自然应下,而后亲自将乔玥送了出去,这才使人收拾行装准备回京。
****************************************************************************
与来时队伍中尚算轻松的氛围不同,回京时整支队伍不仅沉默,气氛中也平添了几分压抑。别说是争相骑马展现风姿的年轻儿郎了,便连禁军策马而过时,都显得小心翼翼。
季畅手里捧着盏姜汤,偶尔抿上一口,又因那辛辣的滋味儿忍不住微微蹙眉——自昨日她在猎场中受凉,回来之后所饮的茶水便都被换成了姜汤,在这大冷天里喝两盏姜汤驱驱寒倒也没什么,不过那刺鼻的辛辣总让人难以适应,让人不想多碰。
常清陪着季畅喝姜汤,他倒不曾受凉,只是昨日在猎场中遇险,好不容易带着人突出重围,到底是被人砍了几刀。失血过多让他有些畏寒,不过姜汤他还是不爱喝的,便嘟哝着抱怨:“要驱寒,饮些烈酒多好,咱们在北疆不都这么过的,哪像这姜汤这么难喝。”
这一句嘟哝总算打破了四周的沉静,常明闻言不客气的白了他一眼:“喝酒误事,你以为咱们这是在哪儿?”
常清便不说话了,乖乖捧着姜汤饮了一口,被那辛辣冲得直皱鼻子——他当然不是不知轻重,就算原本还有几分松懈,经过昨日之事后,也再不敢放松。或许在他心里,这歌舞升平的京城,远比战事频发的北疆更可怕,明枪暗箭也比北疆的刀光剑影来得凶险。
季畅没理会常清的气闷,转而问常明道:“可打听到什么消息?”
常明闻言先是瞥了常清一眼,这才开口答道:“临出发前打听到些消息,说是秦王伤势颇重,暂时移动不得,如今只能暂时留在猎场边修养,等过几日再设法将人接回京中。楚王那边倒是没什么消息,似乎昨日遇刺一事将他吓着了,这两日显得有些低调。”
季畅未说什么,常清听了却一翻白眼:“又没受伤,这楚王是老鼠胆子吧,这都能被吓着?依我看,这刺杀的事怕是与他脱不开干系,不然咱们世子和秦王都受伤了,就他什么事都没有?!”
常明闻言下意识往车厢外瞥了一眼,虽然赶车的也是侯府的人,但四周尚有禁军相随护卫,难说隔墙有耳。于是他低声斥了一句:“别胡说,除了楚王,还有这许多人没遇见刺客呢!”
常清闻言有些不服气,可对上常明严肃的目光,到底没再说什么。
季畅也不在意常清的莽撞,她看着常明又问道:“那刺客呢?猎场里混入刺客不是小事,陛下当使人去查了,可有查出些什么?”
常明眸光闪了闪,正想着如何开口,忽听外间传来一片喧哗。沉闷的寂静被打破,伴随着四下响
见汉王离开,乔玥又投喂了一回才问道:“我听说你昨晚又病了?”
季畅被喂得也有些不自在,便自己接过了碗,闻言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我没事,只是有点着凉罢了,消息传出去其实多有夸大。”
乔玥知道适可而止,也没坚持继续投喂,顺势交出碗筷后便支着下巴将人仔仔细细打量了一遍,见她精神不错,这才信了她的话放心下来。
等到季畅吃饱喝足,已经快晌午了,想来今日的午膳是可以省了。
只半晌午的时候,营帐外却来了禁军传递消息。彼时乔玥还未离去,不好让禁军看到两人此刻在一起的场面,便都没有露面。只隔着一层帐帘听见了外间的传话,果不其然便是皇帝宣布秋猎终止,要众人提前收整回京。
乔玥刚还因成功投喂而愉悦的心情,听了这消息顿时生出几分失望。
两人被赐婚也有些时日了,可不仅是婚期未定,在京城还总是顾虑太多,少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好不容易来了猎场有机会多见几面,结果偏偏遇见了刺杀。昨日的凶险就不提了,今日更是一言不合就停了“秋猎”打道回府,天知道等回去京城,她再要见季畅有多不容易!
想着这些,乔玥便忍不住气闷,面上也露出了两分依依不舍来。
季畅瞧见了,心蓦地软了一下,便软言哄道:“好了,一会儿便要开拔回返了,阿乔你也先回去吧。等回去京城,咱们再寻机会见面就是了。”
乔玥正失望,闻言眼睛就亮了,立刻抓着季畅微凉的手问了一句:“果真?”
季畅对上她亮晶晶的双眸,自然也生不出什么后悔的心思来:“自然是真的。接下来一段时日,陛下的心思只怕都要放在朝堂上了,再没那心思来注意咱们。”
其实皇帝针对季畅也是闲的,谁让如今世道太平,朝中局势亦算平稳,皇帝闲着没事干就喜欢四处算计。如今可好,秦王伤重,朝中夺嫡的局势就要变上一变了——楚王骤然占优,秦王少不得要垂死挣扎,两人一番争斗且不提会掀起多少滔天巨浪,总归皇帝是不放心让谁一家独大的。
有关于朝廷局势的这些事乔玥不懂,不过她听季畅如此说,自然也是愿意信的。当下更是惊喜,迫不及待便要定下邀约:“正好再过半月就是我的生辰了,到时候你可记得要来。”
季畅闻言自然应下,而后亲自将乔玥送了出去,这才使人收拾行装准备回京。
****************************************************************************
与来时队伍中尚算轻松的氛围不同,回京时整支队伍不仅沉默,气氛中也平添了几分压抑。别说是争相骑马展现风姿的年轻儿郎了,便连禁军策马而过时,都显得小心翼翼。
季畅手里捧着盏姜汤,偶尔抿上一口,又因那辛辣的滋味儿忍不住微微蹙眉——自昨日她在猎场中受凉,回来之后所饮的茶水便都被换成了姜汤,在这大冷天里喝两盏姜汤驱驱寒倒也没什么,不过那刺鼻的辛辣总让人难以适应,让人不想多碰。
常清陪着季畅喝姜汤,他倒不曾受凉,只是昨日在猎场中遇险,好不容易带着人突出重围,到底是被人砍了几刀。失血过多让他有些畏寒,不过姜汤他还是不爱喝的,便嘟哝着抱怨:“要驱寒,饮些烈酒多好,咱们在北疆不都这么过的,哪像这姜汤这么难喝。”
这一句嘟哝总算打破了四周的沉静,常明闻言不客气的白了他一眼:“喝酒误事,你以为咱们这是在哪儿?”
常清便不说话了,乖乖捧着姜汤饮了一口,被那辛辣冲得直皱鼻子——他当然不是不知轻重,就算原本还有几分松懈,经过昨日之事后,也再不敢放松。或许在他心里,这歌舞升平的京城,远比战事频发的北疆更可怕,明枪暗箭也比北疆的刀光剑影来得凶险。
季畅没理会常清的气闷,转而问常明道:“可打听到什么消息?”
常明闻言先是瞥了常清一眼,这才开口答道:“临出发前打听到些消息,说是秦王伤势颇重,暂时移动不得,如今只能暂时留在猎场边修养,等过几日再设法将人接回京中。楚王那边倒是没什么消息,似乎昨日遇刺一事将他吓着了,这两日显得有些低调。”
季畅未说什么,常清听了却一翻白眼:“又没受伤,这楚王是老鼠胆子吧,这都能被吓着?依我看,这刺杀的事怕是与他脱不开干系,不然咱们世子和秦王都受伤了,就他什么事都没有?!”
常明闻言下意识往车厢外瞥了一眼,虽然赶车的也是侯府的人,但四周尚有禁军相随护卫,难说隔墙有耳。于是他低声斥了一句:“别胡说,除了楚王,还有这许多人没遇见刺客呢!”
常清闻言有些不服气,可对上常明严肃的目光,到底没再说什么。
季畅也不在意常清的莽撞,她看着常明又问道:“那刺客呢?猎场里混入刺客不是小事,陛下当使人去查了,可有查出些什么?”
常明眸光闪了闪,正想着如何开口,忽听外间传来一片喧哗。沉闷的寂静被打破,伴随着四下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