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

语气软和了些,她到底也不是心硬的人。
  卫景荣没在意自己似乎又崩裂了的伤口,他盯着路以卿看了一会儿,忽而语气郑重道:“之前情非得已,对二位多有隐瞒,还望二位见谅。”没头没尾先道个歉,他才说道正题:“之前我让方大夫转告二位的名号有误,鄙人其实姓卫,名景荣,卫家军主帅乃是家父。”
  路以卿没料到他突然爆出真名,微微一怔,脸上倒是没太多惊讶之色。
  卫景荣一看就明白,自己的身份对方大抵是早就猜到了。这让他不禁苦笑,不仅觉得自己之前所为像个跳梁小丑,更有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羞愧。
  好在路以卿没让他纠结太久,便问道:“你突然与我们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卫景荣收拾收拾心情,索性直接问道:“卫某敢问,二位可是长安路家商行的人?”
  路以卿闻言回头与沈望舒对视一眼,两人心中的猜测已有八分肯定。这时路以卿自然也不藏着掖着,便点头道:“是,我名路以卿,路家商行的主人是我父亲。”
  两人都是小辈,报出的都是父辈的名号,你来我往听着好似拼爹。
  想到这里,路以卿神情间有一瞬间的微妙,不过卫景荣显然没想到这些。他听到路以卿的话很是高兴,一双眸子都亮了两分,又追问:“可有信物?”
  路以卿这时候也不嫌他烦了,倒是顺从的取出了自己的私印,拿给卫景荣查看。
  卫景荣是见过这方印的,卫家军前后两次收到路家资助的米粮,前一次书信中还只有路家主的印鉴,后一次便换了这路家少主的私印。他奉了军令来阳城接粮,身上带着的除了他自己的身份印鉴之外,就是路家送来的那封信了,那封信和这方私印便都算是双方的信物。
  仔仔细细查看过一遍,卫景荣确定这私印不是作假,勉力维持的镇定也终于消失不见。他看看手中的私印,又看看一旁的路以卿,忽然又哭又笑状似疯癫。
  路以卿被他这反应下了一跳,连退好几步,险些退到沈望舒身后去:“这,他这是怎么了?”
  沈望舒见路以卿似被吓到了,便伸手在她后背上轻抚了两下,温声说道:“大概是没想到厄运之后,还能有这般的好运气,直接遇见正主了吧。”
  果不其然,卫景荣很快从狂喜中回过神来,他抹了脸上的泪说道:“路郎君,我乃卫家军中神机营统领,十日前奉军令前往阳城接应路家资助的米粮。八日前率军抵达阳城,因不耐等待,七日前贸然离城……遇伏。”他说到这里苦涩一笑,又道:“之后的事你们便都知道了。”
  这结果与沈望舒所料不差,卫景荣竟然真的是来接应路家米粮的。可区区一船米粮,何至于劳动卫家军的少将军?而且卫景荣这般性情的人,竟会在阳城等不及,贸然出城来迎?
  这事怎么想都很奇怪啊,以至于卫景荣亲口说出来,沈望舒反而生出了几分荒谬感。
  路以卿大概也是一样的感觉,她看着勉力倚靠在床头的伤患,眉头皱得死紧:“你说得很像是真的,可既然约定是在阳城,你又为什么会想要出城来接?不过就那么点粮食而已。”
  卫景荣听她如此说,面上的苦笑似乎更甚了,他无奈道:“路郎君,你似乎对我们卫家军,或者说是对我们卫家军的处境,有什么误解?”


第67章 夸下海口
  卫景荣身上的印鉴丢了, 他身上压根没有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可路以卿和沈望舒却都很相信自己的判断, 因此也并没有质疑过卫景荣的身份。
  然而两人听过卫景荣的一番话后, 却都不由得陷入了沉默,甚至还有些惊疑不定。
  之前对所有人都藏着掖着的卫景荣, 此时无比坦诚, 也无比光棍。他对二人道:“两位以为,我卫家军面对秦国寇边时一退再退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卫家军浪得虚名,不堪一击吗?不, 不是的, 是因为我们穷。我们的兵器损坏,衣甲不足,甚至就连维持日常的粮草都不够!”
  坚韧沉稳的少将军面对着“衣食父母”, 已是破罐子破摔,他没等两人反应又问:“你们以为如今的卫家军还有多少人?十万?不,没有十万, 连五万都没有。十万大军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如今的卫家军早养不起这么多人了,我们只有三万的常备军,还有两万人在西凉开荒。”
  说到这里,卫景荣笑了,笑得嘲讽:“那可都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士, 可他们却不得不放弃了刀剑, 改拿了锄头。为什么?因为他们吃不饱饭, 他们的同袍也吃不饱饭,朝廷的粮饷从十万人用度,到八万,到五万,到如今只剩下一万。一成的用度要养十万大军,真当大家喝西北风能活啊。”
  路以卿和沈望舒听到这里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面面相觑间,眼中具是震惊与疑惑——卫家军境况艰难至此,翻盘反杀还有可能吗,路以卿那个梦还能信吗,她们真的还要留下吗?!
  许是二人目光太直白,也许是卫景荣太过敏锐,他一下子就猜到了二人所想,便无奈的勾了勾唇说道:“我不知二位为什么会在此时来西北。可我虽是卫家军的人,也劝二位一句,这里真是个是非地,你们没必要踏足,好端端的在长安做你们的富贵闲人不好吗?”
  路以卿闻言沉默了,她之前还想着来西北卖酒,可就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