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印象太严重了。
  男人接着说到,“他们...他们看了我老婆的尸体就说是抑郁自杀了,可.....可怎么可能啊……孩子还那么小,她怎么能舍得扔下孩子一个人,还有那个公园后山她也从来不会去,怎么会在那里自杀....”
  男人说到后面有些哽咽,刚刚憋住的泪珠还是不经意的滑过了他的面庞。祝烨递上了一张纸巾,“请节哀。”
  “谢谢。”
  “先生,我也不清楚这个案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记得王局也在里面,不如我先问问他有关的具体情况在给你答案。但请你相信警方,他们肯定是在现有证据下理智分析得出的结果,绝不会忽视任何一个死者,也不会让活着的人蒙冤。”
  赵筠和祝烨对视了一眼,都了解了对方的想法,于是又和男人重新回到大厅了。
  王局所幸还没喝多少,听赵筠说想了解一下男人妻子自杀的案件,看着男人焦急的表情,王局给局里负责这件案子的警察打了电话。不久接通后王局开了免提,警察详细说明了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坚持看到这里的小可爱们

  ☆、自杀

  “死者李云玲,性别女,年龄31岁。于6月14日早晨在湖心公园后山发现尸体,推断死亡时间在13日22点到14日凌晨2点之间。在死者身上,只有腰部附近有一块圆形紫色瘀伤,但和死因无关,推测是死者生前不小心撞到什么物体后形成的。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其他的外部伤痕。经过解剖后发现,死者血液里氯丙嗪浓度极高,被认为是致死原因。简单点来说,氯丙嗪是抗抑郁类的药,死者生前过量服用致死。”
  “那在现场有发现药瓶之类的物品吗?”
  “没有,像氯丙嗪这类的药物,并不是服用后就立即致死的,药效有一个发作时期,极有可能是死者在家或者其他地方服药后才走到了自杀现场,恰好药效发作倒地身亡。”
  “现场附近的监控调查情况呢?有发现目击者吗?”
  “死者家到案发现场相隔不远,步行15分钟左右就能到。我们调取了死者小区的监控,发现她在下午17点左右出门,电梯和小区门口的摄像头都拍到了,而在到公园后山的路上只有一个路口有监控,也拍到了她,但并没有什么可疑人物跟踪尾随她。公园比较老旧了,只在主干道上有两个监控,不能够完全的观察到整个公园的情况,而且两个摄像头都没有拍到她。”
  “嗯?”赵筠不由发出了一声疑问。
  “不过进入公园到后山有很多条不同的小路,都是监控的死角。而且13日傍晚天气预报出了点差错说是有雨,很多人并没有选择出门,基本上没有找到目击者。”
  “还有其他的吗?”
  “我们14日去走访死者家时发现,死者其实是有产后抑郁,日常服用的药物正是氯丙嗪,她的一个药瓶已经见底了,死者家属也不清楚她的药物服用情况。另一点则是我们在走访死者邻居时他们告诉我们,死者平时和婆婆关系并不融洽,时常发生争吵,她13日出门前还和婆婆大吵了一架。因此我们才会认定是,死者本身患抑郁症折磨,加之吵架致使情绪更加激动不理智,过量服用药物导致中毒致死。”
  “死者最近或者是之前有过什么仇家吗?”
  “没有,她结婚后就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与邻里关系也都不错,没有查到她有招惹上什么人会要她的命。”
  “谢谢,辛苦了。”
  王局挂了电话,赵筠也向他握手表达自己的谢意,随后他就又步入热闹中去了。
  男人低头回味着刚刚警察的话,他之前工作繁忙只是被告知妻子自杀死亡,并没有了解清楚背后的情况,现在他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不称职,“谢谢你,我.....我对不起小云。”
  赵筠拍拍他的肩,“好好照顾好孩子。”
  祝烨在走出好长一段距离才开口问赵筠,“你真的觉得是自杀吗?”
  “咦?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
  “我就是有种直觉,感觉她不像是自杀。”
  “任何直觉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和我随便说说吧。”
  “那就班门弄斧了,我之前听白琴说过氯丙嗪,她说这种药特别的苦,好多患者都不愿吃,而李云玲一下子吃下那么多到致死量,这是要多么的绝望。还有那天不是报道要下雨吗?她还出门去公园干什么?而且她丈夫虽说是工作繁忙,可还是能看出来是爱她的,不可能枕边人连爱人决定明天就去结束自己是生命都一点察觉不出来吧?”
  赵筠点头,“你说的有些道理,但是抑郁症绝不是一般的病症,患者的情绪是出于一个波动的过山车上,如果恰好在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可能日常表现很平常,但是只要有一个推力帮助达到了最高点,凭重力就能急速飙至低谷。婆媳矛盾的激化就是那个推力,爆发也就能理解了。其次是,抑郁症发作,患者就已经将自己隔离在边缘了,行为思想都超出了原有的理智范围,甚至有些感官方面也会出现退化,这能解释她服用药物和出门的行为。
  不过这件自杀的确有几处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个是时间点,17点出门,死亡时间却是22点之后,这几个小时她真的在公园吗?第二个是自杀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