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听闻俞酌这队抽到的是这首歌,其他队都很羡慕。这首歌曲调很燃,如果做得好,一定能呈现出一个炸裂全场的震撼舞台。
  但这是做得好的效果,能不能做得好还当另说。
  这一次的练习时间比较充裕,有10天的时间。
  贾之扬真的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在开始前非常认真地问了一句:“你们都是怎么逆袭的?”
  林未竟勉为其难地回答他:“唯心主义想象学习法。”
  新来的五位成员纷纷凑过来,都很好奇这是什么神奇方法。
  林未竟一字不落地将俞酌的原话背出来。
  程浩坤好心地为他们解释:“意思就是没有方法。”
  “……”贾之扬不信,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
  林未竟回他四个字:“爱信不信。”
  贾之扬当然不信,打定主意要仔细观察他们每个人。
  第一天,他们聚在一起将《王牌》的教学视频看了一遍。
  “这个还挺帅的,”林未竟看得满眼放光,但很快又面露难色,“不过这个比主题曲难很多啊!”
  “不行,”贾之扬皱眉道,“只是这样的话,还是太平。”
  平。
  舞台最忌平淡,更何况是这种燃曲。
  贾之扬说的没错。
  “我们得改点东西。”
  公演不比主题曲考核,教学视频仅供参考,鼓励各战队进行改编——这无疑将难度再次拔升了一个等级,没有人会选择原封不动地照搬,不改编就没有出彩之处。
  可是要怎么改?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还要往更燃的方向走吗?”黄小辉疑惑地问。
  “不。”
  这首歌已经很燃了,再往上走就会物极必反,到时就不仅不是炸裂,而是喧嚣吵闹了。
  要想解决“平”这个问题,就应该从根源入手——
  “这首歌传递出来的感情不止一层,是有变化的。”
  《王牌》的歌词背景是一位小人物,从低落自卑到高昂自信,而原视频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落”的过程。一直位于高处,反倒感受不出起伏,所以平。
  “从细节入手,”俞酌言简意赅地给出答案,“增添情感层次。”
  贾之扬看向俞酌的目光明显变化了。
  俞酌沉吟三秒,“来分工吧。”
  战队分成三部分,舞蹈基础比较好的3A去扒舞改舞,俞酌、林未竟和程浩坤改编曲子,剩下4个人作机动组见机行事,两边都帮着出点主意。
  -
  贺临今天没什么事,来得很早,晚上七点就来到了练习室。
  他来的时候俞酌还在改第二小节,俞酌坐在地上改,他就在旁边看。
  贺临指了指纸上某处,“这里太高了。”
  俞酌挑了挑眉。
  上一个像这样对他的编曲指指点点的人还是很久之前那位不务正业的酒吧来客。
  俞酌出道前呆的酒吧,老板第一次开店,什么东西都想掺一脚,有段时间心血来潮想改进,放了一本意见建议簿在吧台。
  刚开始还有人在上面写点小建议,后面就变成某不务正业同学的专场了。
  有时俞酌会在酒吧唱唱他的原创曲目,听的人都挺享受,唯独此人像闲得没事干一样,听完往意见建议簿写建议:转调不自然、最后一句#2改7更好、123#4567放这首歌结尾很难听……
  俞酌那时候比现在更张狂,直接在意见建议簿回他:老子尝试新风格,懂?
  这人看见有回复还来劲了,也写了两个字回复:难听。
  俞酌对此人十分好奇,奈何他从台上下来时总找不到人,跟人打听,也只打听出一点琐碎的消息——在读高二,不知道叫什么名,俞酌有演出才来,没有就直接走。
  “天天写意见建议簿那小孩谁啊,”俞酌抱着吉他往高脚凳上一坐,跟酒保闲聊,“高二不上学泡什么吧?”
  酒保擦着酒杯,艰难地回忆起来:“好像是个音乐生吧,再说了,看他那样家里有钱着呢,泡个吧怎么了。”
  “这玩意儿能不能收了?”俞酌捏着意见建议簿翻了几页,“我看没人提建议,就他一个感想挺多。”
  酒保深以为然,但也只能说:“没办法,你跟老板说去。”
  回想起来,俞酌还是对这人有点好奇,到底是哪家的小孩?
  “你可以,”贺临见他晃神,以为俞酌不赞同自己的观点,便解释道,“你的队友可能做不到。”
  音准非一日之功,更何况是他们这队的7F配置,眼下只剩九日,退而求其次比较稳当。
  俞酌正欲改掉升调符号“#”,忽而又回头问:“行不行,一句话。”
  这群人出于对贺临的畏惧,全都挤在后头弄别的,争当透明人。九个透明人突然被cue,各个靠墙笔直站立。他们瞪大眼睛,看看俞酌又看看贺临,贾之扬带头说了句“行”之后,才纷纷磕磕绊绊地说“可以”。
  “那就这样。”
  俞酌没改。
  贺临习惯了似的,“我去看另一队。”
  后面九个人回答得比俞酌还快:“好的好的,老师再见,辛苦了辛苦了,您慢走啊。”
  贺临走后,这九个人如获新生,长舒一口气。贾之扬他们几个A班的倒不是怕,纯粹是对强者的敬畏使他们有点拘束,但剩下的几个F都对贺临有阴影。
  “贺临老师他会笑吗?我真的没见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