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
林小布看上去一脸疑惑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先离开。
我松了一口气,在公园旁的一排长椅上坐下。人被灵魂者吸取这点偷东西的能量倒不会有什么事,不被巡逻的圣使抓到也阻止不了。
但我不能忍受在我眼皮底下夺能量的行为。
关于这些书籍,在图书馆内一般不能查阅(或者说知道的人不能外传),所以像小布这样的学生不知道。
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灵魂者也不知道,只明白他们要吸收能量,有控制显现的能力,不知道其它的,比如不知道有圣使存在。不然,他们能躲避巡逻,聪明点儿的甚至会反间计,那太危险了。
知道的人,只有……
我说到做到,又回去图书馆,找到原来在“哲学类”书架旁的位子,准备收拾桌上的东西。
橡皮擦竟然又出现在了桌上。看来那位灵魂者又归还了。就只是一出门的事,不知道的以为自己看错……
“对了,那个橡皮,我刚从地上捡到。”
一位学生对我笑了笑。
看,果然容易被误会。那家伙还挺机灵的。我还留意到本子在我们离开前是打开的,现在却关上了。
常人会以为是谁不小心碰到了,或者风从离书架前面不远的窗户那里飞进来了。
不能乱翻别人东西,这是原则。我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没有翻开来看。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回我一直想看看本子里到底会不会多了什么。
因为我还看到,桌上的铅笔摆好了……
不行,如果是恐吓的语言,也不好举报……我打着“为了不让林小布受到书面威胁”的旗号翻开了本子。
然后……
图被修改过,是对了,剩下的相关解释与步骤也写好了,只是这字……
有点散乱随意了点,看上去挺眼熟。
我几乎下一秒就反应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他,但……字迹太像了。
我停在原地有几秒没动,才让自己合上本子带了一句:“谁写的?”再把东西收好带走了。
我不敢希望什么,因为我希望过了很多次;我不会多想什么,因为我已经想了太多回。*
(记录员:叶嘉诚)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模仿自狄更斯的《双城记》:
‘ It'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
译文:“这是我所做的一件很好很好的事情,超过了我所有所做的事;这是比我以前所经历过更好更好的休息,比我以前所知道的一切休息还要好。”
☆、第 2 章
2.若在当时
3月6日晚
能找到图书馆去,只是因为我想他比较喜欢待在那里。
莫尔维斯大学足有6个足球场这么大,都可以是一座小城市了。从正门走往图书馆都得用十分钟(好在我会飞),许多学生都选择骑行或搭校内的穿梭快车,当然还有人滑板或者站易步车。
根据图标来到图书馆门口,我也不免被它所惊叹,足有3层高,装修是欧式的,每层面积大概是礼堂的一半。前面就是学院中心,一座公园,挺像我过去待过的植物园了,一眼望去绿意盎然。
我先大致俯视了一楼,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叶老师了,他在为学生讲题。刚想在他面前显现,我猛然想起那位新老师(前辈)所说过的话。
这样打扰他工作,真的好吗?这样突然出现,真的对吗?
起码我以前,绝对不会想这么多。
于是我决定先吸引一下他的注意力。我暂时设定那位女孩看得到,趁她专心画图时偷拿她的橡皮,在她斜对面看着她。
明显她发现了不对劲。
只是她还没再疑惑,叶老师就阻止了她:
“林小布?”
“你这幅图弄明白了吗?”
我还没想他这突然阻止是否只是巧合,他就叫道:“小布!”然后拉她衣服跑出去了。
我正想追,发现图书馆门口有执法杖的人,手上还有“物证”呢,只能想想办法先还回去,要不一会儿随地丢地上好了。
不知道法杖的人对我会有什么危害,但直觉告诉我要避开。况且我一靠近他们方圆几百里内,察觉到自己的“控制显现”对他们不起作用。
我躲到人少的书架对全体显现,再走回那个桌子,把手上的橡皮放好后,注意到了练习本。
那上面有图画错了,这题……好简单。三下五除二做完后,我又在解答的最后一步下方写上线索:
“同学,晚上9点半请单独来一趟图书馆3楼。有要事转告。”
这个点图书馆3楼人少,方便我显现面向全部人。
当时我写完后整齐摆好,是为引起叶老师的注意。本来我没把握,像他这样守原则的人会不会打开本子。我又隐身后回到桌旁,他正好回来。
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摇摆不定,还关了本子。
结果他只说了一句:“谁写的?”
谁……写的?
我一听到,某种捣乱的信心一下跌到失落。
他忘记了吗?
林小布看上去一脸疑惑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先离开。
我松了一口气,在公园旁的一排长椅上坐下。人被灵魂者吸取这点偷东西的能量倒不会有什么事,不被巡逻的圣使抓到也阻止不了。
但我不能忍受在我眼皮底下夺能量的行为。
关于这些书籍,在图书馆内一般不能查阅(或者说知道的人不能外传),所以像小布这样的学生不知道。
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灵魂者也不知道,只明白他们要吸收能量,有控制显现的能力,不知道其它的,比如不知道有圣使存在。不然,他们能躲避巡逻,聪明点儿的甚至会反间计,那太危险了。
知道的人,只有……
我说到做到,又回去图书馆,找到原来在“哲学类”书架旁的位子,准备收拾桌上的东西。
橡皮擦竟然又出现在了桌上。看来那位灵魂者又归还了。就只是一出门的事,不知道的以为自己看错……
“对了,那个橡皮,我刚从地上捡到。”
一位学生对我笑了笑。
看,果然容易被误会。那家伙还挺机灵的。我还留意到本子在我们离开前是打开的,现在却关上了。
常人会以为是谁不小心碰到了,或者风从离书架前面不远的窗户那里飞进来了。
不能乱翻别人东西,这是原则。我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没有翻开来看。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回我一直想看看本子里到底会不会多了什么。
因为我还看到,桌上的铅笔摆好了……
不行,如果是恐吓的语言,也不好举报……我打着“为了不让林小布受到书面威胁”的旗号翻开了本子。
然后……
图被修改过,是对了,剩下的相关解释与步骤也写好了,只是这字……
有点散乱随意了点,看上去挺眼熟。
我几乎下一秒就反应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他,但……字迹太像了。
我停在原地有几秒没动,才让自己合上本子带了一句:“谁写的?”再把东西收好带走了。
我不敢希望什么,因为我希望过了很多次;我不会多想什么,因为我已经想了太多回。*
(记录员:叶嘉诚)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模仿自狄更斯的《双城记》:
‘ It'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 ’
译文:“这是我所做的一件很好很好的事情,超过了我所有所做的事;这是比我以前所经历过更好更好的休息,比我以前所知道的一切休息还要好。”
☆、第 2 章
2.若在当时
3月6日晚
能找到图书馆去,只是因为我想他比较喜欢待在那里。
莫尔维斯大学足有6个足球场这么大,都可以是一座小城市了。从正门走往图书馆都得用十分钟(好在我会飞),许多学生都选择骑行或搭校内的穿梭快车,当然还有人滑板或者站易步车。
根据图标来到图书馆门口,我也不免被它所惊叹,足有3层高,装修是欧式的,每层面积大概是礼堂的一半。前面就是学院中心,一座公园,挺像我过去待过的植物园了,一眼望去绿意盎然。
我先大致俯视了一楼,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叶老师了,他在为学生讲题。刚想在他面前显现,我猛然想起那位新老师(前辈)所说过的话。
这样打扰他工作,真的好吗?这样突然出现,真的对吗?
起码我以前,绝对不会想这么多。
于是我决定先吸引一下他的注意力。我暂时设定那位女孩看得到,趁她专心画图时偷拿她的橡皮,在她斜对面看着她。
明显她发现了不对劲。
只是她还没再疑惑,叶老师就阻止了她:
“林小布?”
“你这幅图弄明白了吗?”
我还没想他这突然阻止是否只是巧合,他就叫道:“小布!”然后拉她衣服跑出去了。
我正想追,发现图书馆门口有执法杖的人,手上还有“物证”呢,只能想想办法先还回去,要不一会儿随地丢地上好了。
不知道法杖的人对我会有什么危害,但直觉告诉我要避开。况且我一靠近他们方圆几百里内,察觉到自己的“控制显现”对他们不起作用。
我躲到人少的书架对全体显现,再走回那个桌子,把手上的橡皮放好后,注意到了练习本。
那上面有图画错了,这题……好简单。三下五除二做完后,我又在解答的最后一步下方写上线索:
“同学,晚上9点半请单独来一趟图书馆3楼。有要事转告。”
这个点图书馆3楼人少,方便我显现面向全部人。
当时我写完后整齐摆好,是为引起叶老师的注意。本来我没把握,像他这样守原则的人会不会打开本子。我又隐身后回到桌旁,他正好回来。
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摇摆不定,还关了本子。
结果他只说了一句:“谁写的?”
谁……写的?
我一听到,某种捣乱的信心一下跌到失落。
他忘记了吗?